Search

少子女化!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及高稅率

  • Share this:

【少子女化成國安危機
中央應解決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及稅率不公】

我國人口在今年提前步入負成長,並即將在2025年成為高齡化社會,「少子女化」問題成為眼前對國安最大的威脅,在今天的院會總質詢中,嘉瑜向蘇貞昌院長及相關部會首長質詢少子女化議題,並提出「公托公幼資源不足、高房價、高稅率」是國內家長不敢生養的三大主因,呼籲中央部會針對預算配置、政策方向以及稅制改革進行檢討: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公幼量能仍明顯不足

少子女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但公托、公幼資源卻仍遠遠不足,以台北市的家長為例,最常面臨的就是公幼抽籤擠破頭,卻仍搶不到名額的窘況,家長只得無奈地把孩子送到收費高昂的私幼,並造成經濟上龐大的壓力。

雖然近年來政府擴大公共化幼兒園的預算逐年提升,但實際就讀公共化幼兒園的比率卻連年維持在31%,未見顯著提升,在探究108年我國公私幼兒園數量後就可發現,公共化幼兒園2630間比起私立幼兒園4142間,量能仍明顯不足。

⚠️全台逾172個行政區 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足4成

雖然目前針對未能進入公托、公幼體系的家長,政府有提供育兒津貼2500元,並且即將加碼至5000元,但嘉瑜認為與其育兒津貼不斷加碼,不如將預算用於佈建公托公幼資源,讓家長能將孩子安心送托至公托、公幼,否則政府不斷鼓勵國人要敢婚敢生,卻未提供足夠比例的公托、公幼,讓家長必須在就業與孩童托育間不斷奔波,才是造成現在年輕人不敢生養的主因。

嘉瑜檢視台北市內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不到40%的行政區,發現有近半行政區入列,年輕族群最多的內湖區及南港區也首當其衝,而若是放大檢視全國17個縣市,更有高達172個鄉鎮市區公共化幼兒園核定比例未達40%。此外,國內公共化幼兒園未開辦課後留園服務以及寒暑假未開課的比例高達3成以上,再再都顯示政府為家長分擔照顧孩童的量能十分不足。

⚠️嘉瑜爭取:公托公幼免抽籤!生育津貼加碼明年起執行!

由於少子化現象衝擊,其實目前國中小校舍都有閒置校舍空間,可供轉化為公共化幼兒園,政府投入大筆預算發放生育津貼,不如活用目前閒置的校舍,來擴大公托、公幼量能,嘉瑜也向在質詢中向行政院爭取,希望中央投入資源逐年提升公托公幼量能,並將政策目標設立為讓家長送孩童到公托、公幼時免抽籤!為家長減輕生兒育女的壓力,才能實現【0-6歲國家一起養】的願景!

此外,嘉瑜也向教育部長爭取育兒津貼從2500加碼到5000政策,必須在明年初如期執行,雖然目前能提供給家長的公托公幼資源仍有不足,但透過育兒津貼加碼,也能為家長減輕部分負擔。

而嘉瑜也再次針對台灣高房價,年輕人普遍買不起房子質詢蘇貞昌院長。

⚠️高房價回不去,社宅非治本之道!

台灣年輕人目前不僅面臨低薪、不敢生小孩的少子女化困境,也要面對台灣的高房價,況且現在連中南部的房價,也都水漲船高。那大家努力工作一輩子,卻買不起房,一直是許多人心裡的痛,無論是租屋族或已買房的人,全都變成房奴。

嘉瑜認為蘇院長提到現今的社會住宅政策已超前進度,但以台北市社會住宅為例,仍是供不應求的情況,我也認為社會住宅對台灣房市,乃屬治標而不治本。而目前在租金補貼對於一般房客來講是看得到吃不到,因為房東通常不會准許房客綜所申報,而流於形式。

再者,2020年的台灣,正式進入人口負成長階段,2025年將邁入超高齡社會,而台灣從2018年進入高齡社會到2025進階至超高齡社會,推估只要花7年時間,老年化速度早就失速,未來越年長的租屋族,也恐面臨房東拒絕租屋、無房可住的悲劇。這絕非社會住宅及租金補貼政策,就可以解決的!這些都是大家面臨的問題,這也是為甚麼大家都想買房子的原因,就是希望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

⚠️高房價主因持有成本太低,市場失靈、政府失靈

嘉瑜翻閱過往資料後發現,同樣30年的自用住宅,在美國加州60萬美金的房產,一年房價跟地價稅約28萬台幣,但在台北市一棟同價格的30年公寓,房屋稅跟地價稅只要新台幣6000多元,資產階級有房產且坐擁豪宅,卻繳稅非常低,靠這些房產每個月都有幾百萬、幾千萬元的租金收入,這樣對於受薪階級有相對剝奪感。舉例台北市豪宅“文華苑”,管理費1年120萬元,但是政府豪宅稅才50萬、60萬元左右,豪宅持有成本確實太低。

中央應該要拿出具體政策解決高房價的問題。否則大家會覺得有錢人或是有房者,相對之下付出的社會成本跟稅收相對比較低,所以是有恃無恐,就算是現在的房地合一稅,也沒有辦法根本解決這問題,否則房價也不會達到歷史新高。

房價高漲主要是市場機制失靈,資訊不透明,雖然房市供過於求,空屋充斥,但房價卻仍居高不下;再加上政府雖嚴懲囤積口罩、糧食、衛生紙,但卻縱容囤地囤房。最後再加上游資寛鬆、超低利率,也未能針對非自住又持有2房以上的人,給予囤房稅等管制,因此造成政府失靈所致。

因此高房價的問題仍在於資金過多、制度不健全造成投資炒作,並非是因為成本過高所致。希望政府解決高房價,應面對關鍵問題解決,不宜避重就輕,人民才會真正有感!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台北市議員 北一女 台大法律系、國發所 台大學生會會長 最年輕國大代表 07年立委大安區提名 08年逆風行腳 民進黨籍立委助理 台灣智庫研究專員 台灣之友會青年部主任
View all posts